-
全部产品热门预约引导互联网医院智能终端便民服务疫情防控支付对账数据智能支撑平台
院内终端系统HOT
导诊导航终端
基于人工智能和顶级室内定位技术,为患者提供导诊和导航一站式服务
门诊预检自助服务终端
用于诊前预检体征自助测量和智能分析
门诊/住院自助服务终端
到院患者自助操作智能终端,实现就医过程中的业务操作,提升就医体验,提高就医效率。
智慧分诊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和分诊软件系统相配合,帮助医院在门急诊、医技及药房进行排队叫号服务
桌面自助服务终端
用于桌面端自助服务和签到
诊间壁挂自助服务终端
用于诊间的自助结算、预约挂号,签到等就诊中的自助服务
住院电子陪护管理系统
电子化管理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通行证,减少人员聚集与接触,减少院内感染可能性
线上服务系统HOT
就医服务系统
提供移动端预约挂号、缴费、查报告单、体检预约等服务
互联网诊疗系统
提供在线咨询、复诊、处方和检查检验单线上申请等全链路互联网诊疗系统
药品配送系统
线上线下全平台药品配送,查询,发货系统
统一支付对账HOT
统一支付平台
集主流支付渠道支持,优化支付环节,覆盖医疗卫生支付场景
统一对账平台
一站式集中对账服务于一体,提高医院对账效率
支付监控平台
线上线下支付就诊全流程监控系统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覆盖患者就医签到、挂号、缴费等全流程的刷脸就医
门诊预缴账户管理系统
区域化门诊预缴金管理,真正实现患者区域就诊一卡通
住院预交账户管理系统
系统提供住院预交金充值、出院结算服务。让患者安心住院看病,满意出院
医联体云平台HOT
电子居民健康卡平台
提供电子居民健康卡申领使用等服务
远程医疗平台
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等多种远程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系统
协作医院上下转诊,实现信息互通
家庭医生服务系统
线上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档案统一管理
社区健康管理自助服务
统一测量管理社区健康服务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系统
基于四大资源库实时汇聚不同生命阶段的数据,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服务
导航导诊
智能导诊系统
智能询问患者症状,为患者预约挂号科室,解决患者盲目就医问题
院内导航系统
基于室内定位技术,向患者提供和就诊流程相结合的路径规划及导航服务
就医助手系统
基于就医信息知识库,支持患者通过对话的方式了解诊前、诊中及诊后的就医相关信息资讯。
智慧分诊
门诊智慧分诊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和分诊软件系统相配合,帮助医院在门诊进行排队叫号服务
医技智慧分诊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和分诊软件系统相配合,帮助医院在检验检查进行排队叫号服务
药房智慧分诊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和分诊软件系统相配合,帮助医院在中西药房进行排队叫号服务
体检智慧分诊系统
智能终端设备和分诊软件系统相配合,帮助医院在体检进行排队叫号服务
统一预约
门诊资源预约管理系统
门诊医疗资源全预约,结合线上线下,数据动态分析
医技资源预约管理系统
智能算法优化检查资源分配,实现分时段预约。
就医服务
就医服务系统
提供移动端预约挂号、缴费、查报告单等服务
互联网诊疗系统
提供在线咨询、复诊、处方和检查检验单线上申请等全链路互联网诊疗服务
药品配送系统
线上线下全平台药品配送、查询、发货、跟踪系统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系统
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等多种远程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系统
协作医院上下转诊,患者诊疗无缝衔接
家庭医生服务系统
连接社区服务,实现线上家庭医生签约
智能医疗终端
导诊导航终端
基于人工智能和顶级室内定位技术,为患者提供导诊和导航一站式服务。
门诊/住院自助服务终端
门诊大厅的患者自助操作终端系统,进行就医前与就医过程中的自助服务
诊间壁挂自助服务终端
用于诊间的自助结算、预约挂号,签到等就诊中的自助服务
桌面自助服务终端
用于桌面端自助服务和签到
智慧病房服务终端
智能物联网终端,住院体验升级,管理效率化
智能宣教终端
医疗常识和政策、紧急通知、药品项目价格公示、医院特色科室介绍、排班或名医专家简介、欢迎参观指导的标语等宣教类的投放
健康医疗终端
门诊预检自助服务终端
用于门诊体征自助测量和智能分析
社区健康管理自助服务终端
社区多功能自助体征检测,数据智能分析,方便快捷
健康零售自助服务终端
新零售与医疗自助服务结合,创造新的火花
智能体征参数采集系统
提供便携式设备,一站式采集、数据分析、上传医生、查看历史报表等服务
便利服务
患者便利服务管理平台
院内便民服务统一配置,实现患者停车、订餐、护工、志愿者集中管理服务
问卷调查系统
在提供问卷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判断,风险预测,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支持自由嵌入就诊流程。
医疗服务
窗口交互服务终端系统
全功能医院窗口,对接便捷,交互新颖,操作方便
诊后患者随访管理平台
结合智能AI分发,实现诊后医院随访管理
疫情防控
住院电子陪护管理系统
电子化管理陪护证,减少人员聚集与接触
自助核酸检测预约系统
疫情期间,核酸检测自助开单
无接触自助终端系统
无接触使用医疗自助服务全功能,安全可靠
智能患者识别防控系统
提供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分区人流量管控,体温筛查预警和数据上报服务
支付对账
统一支付平台
医疗支付全场景就医模式下的支付管理平台
统一对账平台
一站式集中对账服务平台
支付监控平台
全场景全流程支付行为监控平台
生物识别
人脸识别终端
覆盖患者就医全流程的刷脸系统
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覆盖患者就医全流程的刷脸平台
账户管理
门诊预缴账户管理系统
区域化门诊预缴金管理,打通医院卫健委银行,将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实现患者区域就诊一卡通
住院预交账户管理系统
提供一站式住院预交金充值,实现区域诊疗一体化,使出院结算服务一体化,便捷化
数据分析
医疗数据大屏系统
基于数据中心,结合医院医疗场景构建实时运营数据监控大屏
数据决策分析系统
围绕医疗服务、医疗收入、医疗效率、医疗资源、四大医疗版块制定数据看板
数据应用
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系统
有效汇集和管理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支持授权查看院外电子病历信息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系统
基于四大资源库实时汇聚不同生命阶段的数据,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服务
信用分管理平台系统
通过信用分机制规范平台用户的预约行为,避免号源资源的浪费
集成平台
统一接口集成开放平台
接口对接帮助文档、热门接入问题答疑
支撑系统
统一卡管理系统
统一管理账户、就诊实体卡和虚拟卡介质
电子居民健康卡平台
对接各省和微信卡管系统,统一发放电子健康卡
运维监控平台
结合数据统计多维监控报警,支撑售后运维管理
医院信息发布管控平台
支持线上线下多种宣教方式,满足更精细的投放需求
智能硬件管理系统
统一管理各类智能硬件终端,一键配置,方便快捷
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9月1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雷海潮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卫生健康领域的重大改革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这表明我们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要积极进行细致的谋划,推动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地实施,也要进一步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中,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提供强大的健康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01
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健康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而突出的位置。雷海潮指出,通过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一系列的卫生健康措施,我国在提高居民健康素质素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第一,个人健康意识明显提升。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29.7%。这背后是一系列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比如,持续开展健康知识传播,特别是面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教会公众从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环境中避免接触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第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开展健康中国各项行动,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其中,针对一些重点人群,如中小学生存在的“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的问题开展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比201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第三,环境和重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控制。如强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早诊早治,重大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已从2018年的17.36%下降到2023年的15%。累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区1052个、国家卫生乡镇2637个。国家实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从2009年最初的人均15元提升到2024年的94元。
雷海潮表示,下一步,将把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内涵、具体政策、实施措施深入研究透彻,特别是在发展规划、政府投入、社会治理等方面研究更加精细的治理政策法规体系。另外,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指标之一,探索以立法的方式推动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健康乡村建设,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以及社会共治。
02
着力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决策,我们在这个领域当中也进行了几年的试点工作。”雷海潮在发布会上介绍,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要打通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做到信息通、人员通。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管理上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的就是让上级的资源和管理能够帮扶和带动基层的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得较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雷海潮表示,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已经积累了几年的工作经验。经过分析和研判,决定要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工作推进为全国统一的行动。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共同发文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推进速度较快。截至今年8月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量已经发展到2171个,推进速度符合预期,有望提早实现预期目标,给老百姓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现在很多地方采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方式,而且结果互认,使得基层诊断水平得到了更好提升和保障,这样一个受老百姓欢迎的工作我们还要持续推进。”雷海潮说。
“90.9%的县已经实现了县级医院派驻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服务的全覆盖,驻守服务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而且要定期轮换,这样保证乡镇卫生院也有足够数量、足够能力的专业人员为老百姓提供服务。”雷海潮介绍。
雷海潮表示,根据工作计划,到明年年底,90%以上的县要建立县域医共体,紧密型程度要有新的提升,上下之间机构的协同度更加良好、信息更加融通、人员交流更加频繁,使得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和改善。
03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雷海潮表示,如何保障和改善提升公益性,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也是医改的一项重点任务。对于保障和改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作了明确部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学习贯彻。
第一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时刻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医院的具体管理、发展理念、宏观规划和政府投入上,都要突出公益性这个主题。
第二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明确部署,要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就是要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老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以及财力的变化,动态调整公立医疗机构应该设置多大规模,应该保证多少工作人员。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动态调整标准,各地应该落实好公立医院编制动态调整有关工作,使那些有资质、有能力、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得到编制保障,安心从事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工作。
第三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前,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节省的费用空间以及医学技术新的发展趋势,把已经证明临床有效的、得到专业认可的服务项目和技术,及时纳入价格管理和医保支付范围。另外,对于一些长期偏低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要进行必要调整。当然,前提是在医保基金和老百姓可支付的限度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以多元支付为主体的医保支付体系,支持技术发展、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
第四个方面,完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这也是三中全会明确的一项改革任务。薪酬制度改革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两个允许”的政策要落地,第二句话是“做好三个结构调整”。“两个允许”是指有关部门在核定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要动态调整,使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三个结构调整”,第一个结构调整,公立医疗机构要坚持把公益性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第二个结构调整,坚持公益性的要求,逐步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薪酬待遇差距,使儿科、病理、精神卫生、麻醉、全科、产科等相对比较短板弱势的专业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得到改善。最后一个结构调整,要按照公益性的要求,逐步提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所占比例,适当调控灵活收入奖金部分的比例,使之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定位,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多钻研技术,多提供良好服务,而不是简单地把个人收入与创收能力相挂钩。
最后我再强调一点,维护公益性,还要加强综合监管,严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使老百姓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使医保资金更加稳定、安全、可持续。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建立了医院巡查、处方点评、中医药辨证施治等制度。另外,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监测分析诊疗服务行为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引导医疗服务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更加节约资源和费用。
04
推动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推动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将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防治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的总体部署,作为重大专项工作,联合10多个部门发布了实施方案,推动落实《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形成多病共防、多病共管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累计超过97%的县区开展了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截止到2023年,全国共建成485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区覆盖率已经达到17%。与此同时,我们以重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起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慢性病的防治关口前移。目前,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已经从2015年的18.5%下降到2023年的15.0%。
05
加快区域均衡布局和医疗服务的同质化
第一,扩充优质医疗资源的规模和容量。最近几年,首先从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三个层面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先后设置了13个专业的国家医学中心,还设置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另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了114个。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我国医疗资源以及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跃升,而且在东中西部之间分布更加均衡。
第二,着力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国家级医疗和医学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帮扶基层,共同提升技术服务和管理。我们这些年以来,先后推动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且这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近20年。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得优质医疗服务能够送到县以下的老百姓身边。另外,针对在脱贫攻坚过程当中的脱贫任务比较重的县,实施了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通过组团式帮扶,当地的医疗服务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另外,还广泛开展了巡回医疗工作,昨天44所委管医院已经全面启动了今年的巡回医疗工作,首次实现了在年度巡回医疗当中,国家委属委管医院全覆盖。我们还要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都要开展巡回医疗服务的有关工作。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设置当中,最近几年面向省会以下城市进行倾斜。根据统计,现在临床重点专科新增建设项目中,40%设置在省会以外的城市,也体现了为均衡提供医疗服务所作出的政策安排。
第三,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利用5G技术和先进信息网络手段,可以跨距离远程把医疗服务输送下去。比如我们大力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全国互联网医院已经达到3340所,每年提供的互联网诊疗服务量超过1亿诊疗人次,对服务形式提供了有力补充。此外,我们注重发挥民营医院的作用,按照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使得它们的服务更加规范并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形成有效的补充。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更加多元化,服务的层次更加清晰明显。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字实录)》